飛象網訊(易歡)4月16日至18日,2024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通信與信息系統(tǒng)專家劉韻潔發(fā)表了《算力網絡與移動通信網絡技術融合創(chuàng)新與思考》的演講。他指出,確定性算力網絡有望解決傳統(tǒng)互聯網擁塞無序的問題,推動互聯網從“盡力而為”到“確保所需”技術體系變革,能夠滿足工業(yè)互聯網、元宇宙、東數西算、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典型場景的網絡需求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紫金山實驗室榮譽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劉韻潔
此外,劉韻潔強調,算力、時延成為6G的重要關注點,AI分布式訓練的推理、計算也是6G必須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!拔覀円プ∪蛭磥砭W絡發(fā)展的重大機遇,突破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和確定性網絡核心技術,建設確定性網絡相關產業(yè)生態(tài),實現核心標準、芯片、設備的自主可控,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!
劉韻潔表示,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出乎意外,算力的需求從2012年到2022年大概有幾十萬倍的增長,這對網絡帶來一些新的挑戰(zhàn)。不僅如此,廣域確定性無損傳輸成為算力網要解決的問題。
在談到衛(wèi)星通訊實現遠距離算力介入問題時,劉韻潔強調:“衛(wèi)星通訊用激光通訊可能接近每秒30萬公里的目標,在地面我們的光纖可能只有20幾萬公里,此外還有龐大的路由損耗!
在他看來,國家在衛(wèi)星通訊方面也在加快發(fā)展,但衛(wèi)星成本的差距必須要解決,否則在民用方面就會有挑戰(zhàn)。比方說,星鏈計劃大概一個星是50萬-100萬美金,而中國大概是3千萬人民幣,這個差距還是比較大的。
劉韻潔還談到,國內與以英偉達為首AI芯片的差距越來越大。“在通用大模型方面國內跟美國的差距“搞不好越來越大”,但在行業(yè)大模型數據有優(yōu)勢,每個行業(yè)都給它確定性專網一樣的服務質量,又像公網一樣經濟、方便、靈活!